机床、工具与机床附件: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金属板材加工技术及设备、金属管材加工技术及设备、特种加工技术及设备、专用与特种机床、切削工具、机床附件、配件、辅助材料、机床电器、功能部件及组件、磨料磨具、电动、气动和机械手工工具、精密测量技术及设备等。
自动化控制与动力传动:柔性制造技术及设备、数控系统、嵌入式系统、伺服系统、工业机器人、变频与调速、传感器、电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及相关技术、电气传动及控制系统、机械传动、液压传动与空气传动等。
机床热加工技术与设备:铸造技术及设备、锻造技术及设备、热处理技术及设备、焊接与切割技术及设备等。
相关制造技术与设备:轴承加工技术及设备、齿轮加工技术设备、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以及汽摩配其他成套制造技术与设备等。
未来几年,印度政府将投入数亿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提供大量机会,尤其是空调、拖拉机、肥料、建筑设备以及轮胎行业。印度政府对投资其工程产业的外资实施自由审批程序,对相关进口设备给予税收优惠。
中印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有着非常强的互补性,中印又同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和能源需求大户,对海外油气资源的依赖程度比较大。随着两国战略合作的深化,中印能源领域的战略合作步伐也正在逐步加大。
印度整个工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印度的汽车及摩托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拉动了其国内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机床以及电子产业的消费需求;中印两国在低端传统化学品贸易方面具有极大的同质性和竞争性,印度对华化工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印度的电力供应基本跟不上其经济发展,大规模停电已成常态,国内发电设备制造商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发电设备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印度政府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正计划对来自中国的电力设备加征高额关税。这点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总之,不论是印度的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对中国企业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市场开拓空间。
1.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
印度是全球汽车销售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汽车生产大国之一。2010年,印度汽车产业达480亿美元,到2016年,印度有望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生产国。据统计,2010/2011年度,印度汽车产量接近300万辆,摩托车产量达13376万辆,同比均实现了27%的增幅。
近年来,印度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10%~20%,比欧洲低50%),以及国民所拥有的语言、能力及专业技术等优势,吸引着国际汽车制造商到印度采购汽车零配件。印度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欧洲为第一大出口地区,对欧出口约占其出口比重的30%;第二大出口地区是亚洲,占比20%;北美作为其第三大出口地区,占比为10%。
印度致力于成为全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中心。预计到2016年,印度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产值将实现占国民生产总值10%的目标,并将为国内创造2500万个就业机会。印度汽车零配件制造商协会预计,到2015年,印度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相关汽车零部件的潜在交易额将达到400亿~450亿美元,从而使印度成为全球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市场。
印度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主要聚集在以下几个区域:北部的古尔冈、西部的浦那、南部的清奈、东部的加尔各答以及中部的印多尔。其中约有1/3的汽车及零配件生产企业位于泰米尔纳德邦的清奈及周边地区。除韩国现代汽车(在印度南部的清奈设厂,投资规模达5.22亿美元)外,美国福特、日本三菱、德国宝马、日产-雷诺等国际大型汽车及零配件制造商均在清奈和其周边地区设有生产基地。清奈也因为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加上主要车企及配套厂商的进驻,形成了完整的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供应链的产业集群。此外,靠近孟买的浦那也成了印度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的生产基地,主要车企——印度巴贾杰汽车公司、印度塔塔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皆位于此地。古尔冈地区则有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以及全球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英雄-本田。
印度大约3/4的汽车零配件市场份额被几家大厂掌控,而这些大厂大都是向国际大型企业取得制造技术。印度汽车零配件制造的主要技术合作对象是日本、其次是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印度主要零配件生产厂Amtek、Sona、马恒达以及巴拉特铸造公司为了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积极并购欧、美等国的相关企业。而印度小型的零配件生产厂也以收购欧、美、日等国企业的现有生产线、设备器材、机械作为其并购的先决条件。由此,不仅可以缩短其建厂周期、降低成本,还可以加快生产速度,从而有效扩大产能和市场份额。
印度市场以小型车最为畅销。国际汽车制造商进入印度市场也都专门为印度设计了符合其市场的特有车型。目前,印度许多汽车制造商已具备了自行开发汽车发动机及安全系统等方面的能力与经验。相对发动机、安全系统的高产值和高增长率,印度的汽车电子设备、汽车传感器在整个汽车电子市场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但随着印度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部门强化汽车安全和消费者对汽车附加价值的更加重视,印度汽车电子的制造能力将很快达到国际水平。
印度汽车、摩托车产业规模大,对于汽车及摩托车零配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目前印度已建立起自身的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供应体系,国内车企所需的各种零配件,均来自一级厂(TIER-1)。而在印度要取得向整车企业提供零配件的资格,必须经过繁琐的测试及验证程序,且周期较长,这对于其国外厂商来说,相当于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而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只有积极寻求与这些一级厂的合作,才有可能得到向印度车企提供汽车及摩托车零配件、紧固件、模具等产品的机会。
2.机床模具
印度是世界第12大机床消费国,其机床产业在全球排名第17位。印度约有400家机床制造商,其中规模较大的有160家。排名前十位的机床企业产值超过了70%,国有企业HindustanMachineTool(HMT)是印度机床业的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达32%。据印度商工部统计,2008~2009年,印度的机床产值达142亿卢比(约合3.1亿美元),出口机床8.9亿卢比(约合0.2亿美元),进口机床达627亿卢比(约合13.9亿美元),国内市场需求约为760亿卢比(约合16.9亿美元),由此可见,印度对进口机床的依赖已超过了80%。
“印度机械设备制造业的上游原料部分发展相当完善,除本国自产铁矿外,更是全球主要产钢国之一;在中游的钢铁材料二次加工产业,因铸、锻工业不存在技术门槛问题,且印度初级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国家开始转而向印度代工采购,尤其是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铸造业;下游配合产业则因印度并非传统工业国,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分工模式在印度根本无法实现。”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秘书长罗百辉认为,印度机床产业的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国内汽车及零部件模具业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需求。由于印度的机床模具工业相对落后,想要寻求合格的精密组件供应商机会不大,如果投资印度机械设备领域,目前比较具有可行性的还是以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之类的项目。
我国与印度工业机床模具产业共同加速发展
信息来源:mouldsell.com 时间: 2012-10-29 浏览次数:521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模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