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创新“领跑”行业
信息来源:mouldsell.com 时间: 2011-12-19 浏览次数:551
12月16日电:入世十年,伴随着国门的敞开,天津汽车模具厂从十年前完全“附属”的整车厂部门,转身成为“自主”的行业新秀,并依靠创新“领跑”行业。天汽模的成长正是汽车零部件产业借势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
谋自主 零部件企业初闯市场“当时模具是产品不是商品。”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常世平告诉记者,入世之前,民族汽车产业水平低,模具厂之间也不存在竞争关系,整车厂模具车间经常互相匀兑工作量或共同开发新模具。
而此时的中国市场却已被外国车商盯上。为进入中国,丰田在与天汽开展一段时间的技术交流后,提出了双方合资建厂。“合资中外股比为1:9,中方自主权将大大降低,但我们更想将企业置身于汽车零部件产业中谋求发展,而不再仅是一个附属部门。”
入世前夕,民族车企起步。未参与合资的天汽模得到了不少给国内车企的模具订单。“天汽模为丰田考斯特制造外覆盖件,标志着企业不再局限于生产低端的内部结构件。”规模增长的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自身也在升级。
练内功 借势民族汽车业谋发展“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什么担心。”由于不少进口零部件都享有免税政策,这使零部件企业在入世之初就抱着“再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心态。
“即便入世打击了民族汽车工业,也不见得打击模具行业。”常世平告诉记者,入世时,模具行业刚起步,正处于“吃不饱”状态,外资的进入恰好丰富了市场,有利于零部件企业进行多元选择。
2003年,天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国企改制,天汽模借此脱离天汽,改制成为民营股份制公司。当家作主后,天汽模旋即上马新设备,扩大产能。
走出去 放眼国际市场入世打通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渠道,随着模具行业整体产能的扩充,竞争也激烈起来。天汽模决定“走出去”,通过为国际一线品牌供货上一个台阶。
当时美国的汽车产业竞争也在加剧,业界曾流行过“想降低成本吗?到中国去!”的说法。市场扩容催生出一批国内模具厂,基础标准件的价格战也在所难免。国内竞争的升级加快了天汽模“走出去”的步伐,积极增长的国外业务也使天汽模06年营业额比05年翻了一番,达到6亿多美金。
入世后,借势民族车企发展,零部件产业由小变大。之后,海外车企被“请进来”则扩充了市场,在此基础上,零部件企业在采购全球化的趋势下主动“走出去”,使零部件产业实现了由大到强的升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模具网证实,仅供您参考